不断重复的两个步骤,让社群越来越壮大!

2020-10-09 10:09:48


2020年,已经过了社群蛮荒生长的时代了,更像是一个分水岭。



现在,谈“群”色变真的不是危言耸听,因为这个营销套路被过度滥用了;暴力收割粗野拉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摒弃,精细化差异化社群运营正在逐渐形成生态。

受到疫情的影响,“私域流量”成为近一年来最火的互联网热词,也间接炒爆了社群概念,社群成为了重要的商业工具,它解决了企业流量成本,营销成本;更有“价值延伸”的独特优势,毕竟认知与认可都需要养成,社群也让你近乎0成本的直接触达用户。所以相比疲软的公号,如今,在营销者眼中,微信社群的运营却仍处于风口之上,各家企业争相开展、试图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。


而对于社群运营人来说,不断重复的两个步骤就是,拉新和留存。从连接度来讲,扩展弱的关系就是拉新,升级到中等关系,就是留存。不断地拉新和留存,可以让你的社群越来越大,沉淀下来的铁粉就越来越多,同时,产品和品牌的传播面,以及转化率的基数就会越来越大。今天,我们就拆开这两个点来细讲一下,如何把拉新和留存这两个步骤做好。

01
拉新



现在,微信覆盖的用户已经跨越了不同的年龄层次,在我家那种三线小城市里,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有各种各样的购物群,她们嫌淘宝太麻烦,微信方便,而且群里的人都认识,不存在被骗。

很多人都在做微信群,但是却不一定能做好,大多数都卡在拉新环节,即使能把群填到几百人,不久后也会变成灌水群或者死群。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拉新用户不是精准用户。

所以在建立社群开始之前,就要做好启动,规划准备,启动不是临时想的,我打算做个社群,而是要思考社群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。不是说拉人进群就好了,你什么时候拉,怎么拉,拉进来怎么运营,达到什么目标,这都是需要提前规划好的。

拉新的方法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讲过很多了,这里就不再继续赘述,只讲几个我们在做拉新时容易被忽略和遗漏的小细节。


1.用户初筛



第一次做社群的运营,往往错误的将群员数量定为第一指标,因此,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,全部拉进群。很多被拉进来的人一脸懵逼,问一句:这是个什么群。此群基本宣布将变成一个无用的群。那么,在拉人前,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?

社群的目的是聚集一批有共同目的、兴趣的人,这样才能更好地聚焦,为群成员提供价值,利于实现社群的商业价值。因此,拉人前我们需要对用户进行筛选与定位,即你想要招哪一类人进群,这一类用户的需求痛点是什么,凭什么进你的群?找到用户需求,尽可能提供解决方案,才可能吸引用户。

比如搭建一个互联网营销知识群,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呢?肯定是想了解互联网知识,并且成为互联网大咖,但是我们不可能直接就将他们变成互联网大咖,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分阶段细分一下他们的需求,再提供相关解决方案:

1)急需了解行业最新资讯,害怕与互联网行业脱轨——搭建社群,分享最新行业动态,共享信息。

2)想要掌握一些行业干货知识——在微信群组建行业大咖知识讲座,邀请行业大咖进群解答群员疑惑,甚至可以线下组织相关学习讲座。


在这个基于算法的互联网时代,“信息茧房”现象无处不在,因此有很多信息不对等情况,很多人想要获得相应的信息资源就必须加入各种各样的社群中。用户凭什么加入你的社群?我们要做的就是定位我们的社群用户,提供用户所需求的东西,给用户加入我们社群的理由。

2.混群技巧



在拉新的时候,很多人都会想到去和自己社群定位相似的群或者竞品群去进行引流,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,直接找到了一个相对精准的用户群去吸引用户。但是我们在进行具体的实操的时候,还是会遗漏一些细节。

这里我举个例子:

比如说你是做女性用户进行卖货的,你的群是以发产品优惠券为主。这时候你其实是不是就会去加很多市场有的优惠券群,然后进群之后就是不断的加人。但其实你的目标人群所在的载体不只是优惠券群。因为你的用户群体是女性,领优惠券只是这个群体的其中一种需求或标签。

那么还有哪些群是你应该去加进行引流的呢?比如,女性健康健身群,宝妈交流群,养生群,代购群,绘本群等等,只要这些群里人是女性, 能对应上你产品的一种特点及标签,你就可以去尝试挖人。而且相对于直接竞品群来说,这种有着同一属性却又不同目的的群更适合你去挖人;为什么呢?

第一,你能想到的不代表别人想不到,竞品群里肯定也会有很多竞争对手,你很容易碰到雷;

第二,这种讨论群质量更高,因为他们是奔着交流的目的进群,不会去打广告;

第三,这种群和你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,你甚至可以和群主进行异业合作。


所以,在你开始组建社群进行拉新时,不要给自己设限,同一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,只要找到对应其中一块并去寻找对应的群,都是可以作为你去引流的方向。


02
 留存 



说完了拉新,我们来说说留存这件事。社群用户的留存关系到社群的生命力,直接影响到社群的转化率,用户留存率是检验社群运营指标的核心参考数值。

很多淘宝客在维护粉丝时,一般都是采用暴力发单的形式,用量大取胜赚钱,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会导致粉丝流失速度加快,而且群存活时间是远远不到3个月的,当然了,用暴力发单的淘客多数都没有去想怎么保住粉丝。


但是现在流量红利期已经过去,大家都开始“深耕细作”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流量池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“养鱼模式”,在保证流量尽可能不流失的情况下,更多的去获取流量,才是真理。

正所谓:
建群是一场暗恋,你费尽心思去爱一群人,结果只感动了自己;
建群是一场苦恋,用心爱的那一群人,总会离你而去;
建群是一场单恋,群友虐我千百遍,我待群友如初恋;
建群是一桩群体恋,通过你的牵线搭桥,相恋成片,群主却在原地一成不变。


如何让成员与社群之间变成双箭头,掌握精耕细作的方法很重要。在前面的文章中,我们说过内容是核心,从广义的角度来看,产品也可以称为内容的一部分。

在社群这种“养鱼模式”下,优质的内容,就是最好的鱼食有优质的内容,就可以给用户一个最好的不离开/活跃的理由。通过不断策划、打磨优质内容,不断给社群成员产生价值,保持对社群成员的吸引力。

但是同时,采取一些手段也很必要。

第一点,是重视用户的参与感和价值感。让用户动起来,和平台一起成长,让他们看到平台的点滴成长都和自己息息相关,这样才能有参与感和价值感。比如说我们在策划活动的时候,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,这个活动能为用户带来多少价值,可以反过来征求用户的意见,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参与形式,他们需要获得什么样的价值,对于产品也是一样的。不从用户实际的痛点和需求出发的话,即使再好用,也只能是无人问津。


第二点,是重视对用户的激励。不管你是发红包、优惠券、礼品、产品使用/VIP,不论采取哪种形式,都比什么都没有要来得好。另外,精神类价值要远比物质类价值有意义的多,社群的初创阶段要靠物质类价值的输出,而社群要想得到提高或升华,则必须能够为用户创造精神类的价值输出。


所以一个追求长期运营的社群,不能只考虑如何拉新、如何促活、如何裂变,而恰恰要考虑如何才能更好地留存用户。

如果没有良好的用户留存机制,再怎么进行拉新或裂变,也会出现进的多、走的也多的情况。而高流失率,也不会带来高转化,更难以形成社群口碑,而好的留存能够让社群形成自生裂变

所以我们更愿意做一个会“留存”的社群,而不愿意做一个只会“裂变“的社群。


商讯通SCRM 版权所有    备案号:豫ICP备19016816号-3

一站式企业营销裂变增长平台
赋能企业营销推广变现全过程,助力粉丝增长、运营、变现

首 页
功能介绍
裂变学院
联系我们